當前位置:
2021年9月3日北交所正式成立以來,新三板熱度大增,成交量暴漲、指數飆升,定增市場也分外活躍。
2021年9月15日,新三板基礎層公司石金科技公告顯示,其定增獲得了9家投資者認購,認購金額合計達2.5億元。高瓴旗下基金珠海沐恒股權投資合伙企業(有限合伙)也出現在了認購人名單中,認購金額達5000萬元。
高瓴殺入新三板,只不過是新三板當下熱度的一個縮影。除了高瓴之外,同創偉業、晨暉資本、阿里投資、河南農開等VC/PE機構、產業資本均已加入搶籌,提前卡位北交所紅利。
1丨定增市場分外活躍
9月3日至今已有50余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發布股票定向發行說明書,其中,僅最近一周(9月13日至9月17日)就有多達29家公司扎堆定增,各路產業資本、國有投資基金、市場化VC/PE紛紛參與,其中有些公司的估值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長
最近一周新三板的定增案例匯總(部分):
從PE倍數來看,部分定增的估值水平相當之高。高瓴參與的石金科技定增,如果按2020年的凈利潤計算,PE倍數高達300余倍。阿里巴巴參與的倍施特定增,估值也超過了200倍PE。以下是部分定增發行價及PE倍數(以2020年業績為準):
2丨北交所來臨,投資者機構將承接一波政策紅利
根據規則,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由66家精選層掛牌公司直接平移,后續北交所上市公司將來源于新三板掛牌滿一年的創新層公司。根據中金公司的研報,北交所細項制度的逐步落實可能在2022年上半年,正式亮相時間較大概率是在2022年年中至下半年。照此計算,目前所有的新三板掛牌公司,都有希望在北交所正式運營之初就成為其中一員。
顯而易見,投資機構此時參與大量基礎層、創新層新三板公司的定增,最主要的用意無疑是提前卡位即將落地的北交所、承接第一波政策紅利。
目前科創板+創業板注冊制一共是500多家上市公司,投資人士預計:北交所的上市數量將會遠遠大于這個數,多層次資本市場是一個金字塔結構,下一層在數量上肯定比上一層要更多,北交所的上市公司數量會超過1000家,而且需要的時間不會很長。
與科創板、創業板相比,北交所的上市門檻更低,數以萬計的中小型創新企業將迎來二級市場前所未有包容的時代。過去,一只基金中能夠IPO的項目只是少數,大部分項目都是不上不下的。北交所的推出,讓基金中占比50%-60%的較平庸的項目也能夠獲得不錯的流動性、完成退出,基金的整體收益率會大大提高。